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18_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亚洲精品免费在线看_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農業人才網 >> 行業資訊 >> 養殖 >> 正文

保育豬(斷奶仔豬)的飼養管理技術措施

2012-8-22 養殖人才網

 飼養管理目標:過好仔豬斷奶關,降低斷奶應激,控制腹瀉,提高仔豬育成率和生長速度


目前存在問題:斷奶后產生應激綜合癥,表現為仔豬腹瀉,拒食,生長停滯(甚至負增長),出現僵豬,甚至死亡。


斷奶到60-75日齡的豬稱為仔豬,又叫保育豬,它是繼哺乳仔豬管理后的又一重要階段。保育期內仔豬的增重和健康狀況,對其后期的發育將會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斷奶后一周內仔豬負增長的個體,要比日增重100-150克的個體延遲10-15天上市。


(一)早期隔離斷奶(SEW)概念


所謂早期隔離斷奶就是仔豬出生后2-3周、體重達到4.5公斤以上時,與母豬等其它所有豬完全隔離的一種斷奶方式,它重心是斷奶時間早,仔豬與其它豬隔離。目前這種方式廣泛被國內外的養豬業所采用,其優點在于:


 1.提高母豬繁殖率,增加每頭母豬的年產仔數,降低生產成本


 2.切斷母子間疾病的傳播,降低仔豬發病機率,提高仔豬成活率和生長性能;


由于仔豬通過母乳獲得的免疫抗體在14日齡時達到最低,而此時仔豬的自身免疫還未健全,此時豬的抗病能力非常弱,極易通過母體感染疾病。所以傳統3周齡以后斷奶的仔豬,大部分呼吸道疾病已感染,嚴重地影響日后豬的生長。
3.有利于仔豬的生長發育,提高豬的生長性能,降低出欄時間
4.提高分娩舍的利用率。

(二)斷奶仔豬(保育豬)的飼養管理

管理關鍵點:斷奶仔豬的生長性能決定肥育豬的上市時間,若要獲得良好的斷奶后生長性能,必須從營養、環境、疾病等多方面進行綜合管理,偏重任何一方都不會獲得理想效果。


1.采用高床限喂欄分娩的豬場,多采用一次性斷乳法;采用地面平養分娩的豬場,最好采用逐漸斷乳或分批斷乳,一般5天內完成斷乳工作。斷乳后維持三不變,即:原飼料(哺乳仔豬料)喂養1-2周、原圈(將母豬趕走,留下仔豬)、原窩(原窩轉群和分群,不輕易并圈、調群);實行三過渡:飼料、飼喂制度、操作制度逐漸過渡,減少斷奶應激;


2.斷奶后5-6天內要控制仔豬采食量,以喂7-8成飽為宜,實行少喂多餐(一晝夜喂6-8次),逐漸過渡到自由采食。投喂飼料量總的原則是在不發生營養性腹瀉的前提下,盡量讓仔豬多采食。實踐表明,斷奶后第1周仔豬的采食量平均每天如能達到200克以上,仔豬就會有理想的增重;


3.斷奶仔豬進入保育舍前,要對保育舍內、外進行徹底清掃、洗刷和消毒,殺滅細菌;仔豬進入保育舍后,要定期消毒(每周2-3次),及時清理糞便、尿等污物;做好通風與保溫工作,預防呼吸道疾病的發生。適宜的環境溫度為:斷奶后1-2周,26-28℃;3-4周,24-26℃;5周后,應保持在20-22℃左右。相對濕度,應保持在40%-60%為最佳;


4.晝夜供給充足的清潔飲水,并在斷奶后7-10 天內的飲水中加入新霉素、利高霉素、水溶性電解質等,促使仔豬采食和生長,防止仔豬喝臟水,引起腹瀉;


5.將每窩的弱仔豬挑選出來進行單獨飼養,提高保育豬的整齊度;


6.按程序及時進行防疫、用藥和驅除體內外寄生蟲;


7.每天檢查豬只采食、飲水、健康狀況,及時處理病、殘、死豬;


8.實行全進全出制管理,打破疾病在豬群之間的傳播;


9.要特別防止水腫病,繁殖與呼吸道綜合征病毒引起的肺炎,沙門氏桿菌引起的腸炎、敗血癥,鏈球菌引起的多發性漿膜炎、腦膜炎及關節炎以及斷奶后多發性全身消瘦綜合癥(PWWS)。對于發病豬要隔離治療,特別照管,連續治療3-4天仍無明顯效果者予以淘汰捕殺;


10.保持適宜密度,并群時夜并晝不并;要特別注意防止咬尾、咬耳等異食癖現象。

(三)斷奶仔豬(保育豬)的營養


1.由于斷奶仔豬(保育豬)的消化系統發育仍不完善,生理變化較快,對飼料的營養及原料組成十分敏感,因此在選擇飼料時應選用營養濃度、消化率都高的日糧,以適應其消化道的變化,促使仔豬快速生長,防止消化不良。


2.由于仔豬的增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量的供給,仔豬日增重隨能量攝入量的增加而提高,飼料轉化效率也將得到明顯的改善;同時仔豬對蛋白質的需要也與飼料中的能量水平有關,因此能量仍應作為斷奶仔豬飼料的優先級考慮,而不應該過分強調蛋白質的功能。


3.斷奶仔豬(保育豬)在整個生長階段生理變化較大,各個階段生理特點不一樣,營養需求也不一樣,為了充分發揮各階段的遺傳潛能,應采用階段日糧,最好分成三階段。第一階段:斷奶到8-9公斤;第二階段:8-9公斤到15-16公斤;第三階段:15-16公斤到25-26公斤。第一階段采用哺乳仔豬料,;第二階段采用仔豬料,日糧仍需高營養濃度、高適口性、高消化率,消化能3300-3400千卡/公斤,粗蛋白18%-19%,賴氨酸1.20%以上;在原料選用上,可降低乳制品含量,增加豆粕等常規原料的用量,但仍要限制常規豆粕的大量使用,可以用去皮豆粕、膨化大豆等替代;第三階段,此時仔豬消化系統已日趨完備,消化能力較強,消化能3200-3300千卡/公斤,粗蛋白質17%-18%,賴氨酸1.05%以上;原料選用上完全可以不用乳制品及動物蛋白(魚粉等),而用去皮豆粕、膨化大豆等來代替


 


 



本文地址:http://www.lizu2010.com/industry/HTML/10629.html,如要轉載,請注明轉載自中國農業人才網
文章錄入:希望的田野    責任編輯:耕農 
【字體: 】【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相關文章
中國農業人才網及旗下網站 版權所有 2003- ©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服務價格 | 付款方式 | 幫助中心 | 網站地圖

中國農業人才網及旗下網站為您提供畜牧人才種植人才農資人才食品人才等求職招聘服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齐齐哈尔市| 泰州市| 南投县| 宜良县| 荆门市| 县级市| 万州区| 桦川县| 凉山| 宁武县| 元朗区| 宣武区| 申扎县| 响水县| 博客| 崇义县| 广安市| 巴林右旗| 库伦旗| 蕲春县| 汶川县| 刚察县| 和龙市| 桓台县| 长宁县| 镇平县| 合江县| 乐至县| 禹城市| 肥东县| 南江县| 浦江县| 乌拉特中旗| 宝应县| 福海县| 策勒县| 龙川县| 德安县| 白沙| 天等县| 江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