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黑龍江省農業機械化發展對策
(1)爭取國家政策和資金的進一步支持。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和資金的支持建議國家進一步出臺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人的相關政策.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只有農民的收人增加了.才能快速地發展農業機械化。同時,完善新技術、新機具的使用,提高購機補貼資金目前,在黑龍江省內.大部分農戶對農業機械化的新技術、新機具有明確的認識,但苦于人力、財力有限。一家一戶采用不了新技術或買不起配套機具,如國家、省、市和縣政府通過相關政策和補貼.給農戶一定的支持.可有效提高農戶農業機械的擁有量.促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2)全面提高全省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黑龍江糧食主產區以水稻、小麥、玉米和大豆4大作物為主,要加快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進程.促進全省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目前,黑龍江省小麥全程機械化生產比較成熟.對于大豆生產全程機械化.研究的重點應突出解決大豆機收問題;對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應重點解決機械深松聯合整地和機械收獲,以及青貯玉米聯合收獲和加工貯藏機械化;對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應重點解決機械插秧和機械收獲 (3)推廣適合黑龍江省農業生產的新型農業機械化技術。①發展保護性耕作技術及配套機具。保護性耕作技術是對土壤采用少耕、免耕,盡量減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稈覆蓋地表,減少土壤風蝕、水蝕.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項先進農業耕作技術國內外多年試驗研究表明.保護性耕作可有效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增加作物產量.減少水蝕、風蝕,保護生態環境。在黑龍江全省范圍內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探索適應省內自然條件的保護性耕作技術模式,開發相應配套免耕播種機具、深松機具、收獲機具等,不僅可以加快農業機械化發展速度,而且可有效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② 推廣節約型農業機械化技術與裝備 黑龍江省未來農業機械的發展應圍繞農機節能降耗、節本增效等方面,逐步更新高能耗的拖拉機、農業機械裝備,加強農業機械裝備的維修與保養,開發復式作業機械.以減少機具作業次數和能耗.減輕對土壤的壓實。同時,推廣高效節水、節能的農業機械化技術,降低作業成本,增加農業經濟效益。③解決作物機械收獲等薄弱環節黑龍江省未來農業機械開發的重點應集中解決大豆、水稻的機械化收獲,適度發展玉米收獲機械化.逐步開發馬鈴薯聯合收獲、清選分級.解決亞麻全程機械化技術及裝備等( (4)優化農業種植結構。農業種植結構是影響農業機械化作業水平的重要因素.如有些作物的種植由于其農藝的特殊要求和種植面積的影響無法實現機械化作業或機械化作業水平很低.限制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在黑龍江省農業種植結構調整中,對于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飼草飼料作物的種植面積的確定.在考慮到農業經濟效益的同時.還應考慮機械化發展水平和機械化作業的難易程度。 (5)加強農業機械化服務體系建設。《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通過法律的制定,規范了農業機械市場.保證了農業機械質量.對加快農業機械化產品的開發起到了促進使用。同時,進一步完善了農業機械化服務體系.為農業機械化的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了保障。目前.黑龍江省內基層農業機械化推廣體系力量薄弱.推廣能力不足.遠不能滿足省內農業生產的需要。建議增加農業機械化服務體系的資金投人,加強省內現有農業機械化服務系統人才的培訓,同時吸引更多高水平的人才到農業機械化服務系統工作。穩定和擴大隊伍.促進全省農業機械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