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18_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亚洲精品免费在线看_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生態型循環水的養殖鱘魚試驗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水產人才網

  鱘魚因其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強,市場前景好等優點倍受養殖戶青睞。目前,鱘魚已經成為了山東、四川、湖北等地主要養殖品種之一。其養殖模式大多為網箱養殖,對水體環境污染較大,并且養殖受地域限制太大,不容易大規模推廣。
  為了探索一條節能環保,受水源限制小,能顯著提高單位產量和商品魚品質,且一般養殖戶能接受的新型養殖模式,我們開展生態型循 環水養殖系統價效性研究,并于2009年2月在我所養殖基地進行鱘魚高密度養殖試驗,在4口水泥池共養出商品鱘魚6067kg,平均尾重8kg,餌料系數1.5,產值184060元,整個生態型循 環水養殖車間項目投資為25萬元,扣除飼料費、電費等,2年可收回成本,經 濟效益十分顯著。
材料與方法  
  1.鋼架塑料大棚建設
  大棚占地350m2,大棚頂部設有可自動收、遮陽網,大棚四周留有40cm寬、60cm深排水溝,大棚兩側具有塑料薄膜升降裝置,便于通風。
  2.主養池設置
  主養池4口,面積分為分別為50m2,水深1.5m,池子為圓形構造,中間設置排水口,池子四周向中間略微傾斜,便于排污。
  3.水處理系統
  1)一級沉淀池1口,面積50m2,水深2m。該處理池主要進行初級物理沉淀,池中放養花白鰱各50kg,用來濾食較大飼料殘餌及魚體糞便。池中設排污口1個。
  2)二級沉淀池2口,面積分別為30m2,水深2m。兩口沉淀池中間砌一道磚墻形成“U”型迂回狀,底板鋪設砂礫,構成砂床。按粒徑大小分三層鋪設,每層厚度60cm,其中底層為粗砂,砂徑不小于4mm,中間層為中砂,粒徑3-4mm,上層為細砂,粒徑1-2mm。該沉淀池主要對水體進行二次過濾,清除水中細小顆粒。
  3)生物凈化池1口,面積30m2,水深2m。池底每間隔0.5m鋪設一條充氣管并裝配一部750W旋渦式增氧機增氧;水體每間隔0.5m垂掛一道微生物附著基。水體表層靠近集水溝的地方鋪設面積15m2的泡沫板,用于種植水生植物,我們選擇觀賞水草作為人工濕地的植物,主要品種有菖莆、虎耳草、綠豆瓣等等。
  4)集水溝1條,面積10m2,水深2m,在集水溝中安裝納米增氧提水裝置,安裝方法如下:在集水溝中距離水面50cm水深處,水平并排安裝20根納米管,每根納米管內徑分別為10mm,長120cm,間隔5cm。納米管和總供氣管相連,配備一臺2.2kW氣泵。
  4.養殖廢水處理
  主養池排出的養殖廢水經公共排水溝流入沉淀過濾池,經初級沉淀,大部分有機碎屑被池中的魚類攝食;經二級砂石過濾,細小微粒被攔截。其次經附著基上的微生物降解氨氮、亞硝酸鹽,顯著降低化學耗氧量和生物耗氧量并增氧;再經 過植物吸收營養鹽,達到凈水的目的,最后經過納米增氧提水裝置將水提到進水溝中,均勻分到4個養殖池,達到池水的循環利用。
  5.培養微生物菌落
  生物凈化池中加滿池塘水,引進藻種或直接向水體中潑灑人工藻種,同時在水體中垂掛“阿科蔓”水處理微生物附著基。向水體中潑灑有機生物肥20kg并連續曝氣15-20d,附著基上開始長滿細菌、藻類及其它微生物。
  6.投魚
  微生物培養好后,開始放魚。主養池各池分別放養雜交鱘(達氏鰉♀史氏鱘♂)200尾,規格為1kg,1級沉淀池放養0.5kg的花白鰱各100尾。
  7.養殖管理
  1)投餌。雜交鱘攝食能力強,生長旺盛,早期日投餌率可占到體重的3%,后期隨著體重的增加而逐漸減少,日投喂3餐,每餐分3次投下,每次間隔10-15min為宜。由于池水水溫變化小,長期可維持在15-23℃之間,十分適合鱘魚的攝食生長,每天的實際投喂量根據水質、魚攝食情況靈活掌握。
  2)水質調控。a.魚體進池初期會產生強烈的應激反應,水質易發生變化,特別是氨氮、亞硝酸鹽會急驟上升,此時要密切注意魚體活動情況,可向池中潑灑硝化細菌,反硝化細菌等微生物制劑,必要時要進行換水處理。魚體進池后的2-3d不宜投飼,且投飼量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b.在后期養殖過程中,要定期向生物凈化池中補充微生物,防止生物群落的衰竭,降低水處理能力。隨著投飼量的加大,每次投放微生物的間隔時間都要縮短,一般10-15d為宜。同時在飼料中定期添加枯草芽孢桿菌、乳酸菌等微生物,提高飼料在腸道中的吸收轉化率,減少氨氮等的排放量。
  c.堅持每天對水質進行監測,觀察水質情況,一旦有變化,要馬上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3)魚病防治。整個試驗過程按照無公害水產品生產的技術規范要求操作,定期在飼料中添加大蒜素、三黃散、保肝護膽等藥物,做到及時預防。
  4)做好養殖日志,包括水溫、投餌、攝食情況、魚體活動情況等,每隔1個月對魚體生長情況作一次檢測,及時調整投餌量。
試驗結果  
  1.水質凈化效果。2009年2月,水處理系統建成并與工廠化養殖車間串聯形成閉合循 環系統。該循 環系統在集水池氣泵的帶動下晝夜運行。養魚池進出口水質監測情況如表1。(每月隨機抽取1d)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2.魚體增長效果。魚池從2月份投產到10月,共8個月。期間水質狀況良好,魚體攝食旺盛,單位水體雜交鱘的產量及餌料系數見表2。另外收獲白鰱144kg,花鰱190kg。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收獲的雜交鱘平均出售價30元/kg,鰱魚5元/kg,鳙魚7元/kg。試驗支出鱘魚種25元/尾,鱘魚全價配合飼料8000元/t。基建投資及配套機械設備費用為25萬元。試驗期間飼料投入36429.6元,電費及其它投入18992.4元,總收入184060元,成本303421.6元。由于試驗周期只有8個月,則預計2年即可收回成本,2年后收益將大大增加。
分析與討論  
  1.該系統利用污物自然沉淀、砂石堵截、微生物分解及植物吸收等原理,有效地調節水質;同時水溫適宜,常年可維持在15℃-25℃之間,再加上鱘魚攝食能力強、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強、資金回攏快。該生產工藝適合進行大面積推廣,不受水源、地域限制,可獨自或聯合經營。
  2.該生態循環水工藝中最重要的是微生物及植物凈化系統。養殖過程中要定期施用復合菌制劑,保持菌群平衡,同時要選擇適宜系統生長的觀賞水草品種,并盡可能做到多樣化,部分水草作為家庭生態魚缸的主要植物,定期刈割出售,可以為生產單位帶來附加的經濟收入。
  3.養殖前期水質不穩定,主要是由于魚體產生應激,分泌大量黏液,以及濕地凈化能力尚未完全形成。此期間要精心維護,密切注意。

本文地址:http://www.lizu2010.com/industry/html/8147.html,如要轉載,請注明轉載自5A農業人才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兴市| 滕州市| 三明市| 枣强县| 徐州市| 常宁市| 远安县| 洛宁县| 新昌县| 民丰县| 甘肃省| 胶州市| 广昌县| 麦盖提县| 洛隆县| 江西省| 讷河市| 红原县| 本溪市| 开化县| 招远市| 伊春市| 贺州市| 伊吾县| 巨野县| 广州市| 岫岩| 玛纳斯县| 思南县| 伊吾县| 丹棱县| 元朗区| 祁东县| 东乌珠穆沁旗| 和田县| 台州市| 晋宁县| 遂溪县| 金平| 定远县| 康马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