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頂級的農牧業企業!
溫氏股份被譽為中國農牧業的華為,創立于1983年,廣東新興縣七戶八個農民湊了8000元,辦了一個小小的雞場;35年后,8000元變成市值1000多億元。現已發展成一家以畜禽養殖為主業、配套相關業務的跨地區現代農牧企業集團。2015年11月2日,溫氏股份通過旗下“大華農”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入選“2018中國上市公司市值500強榜單”第83名。截至2017年12月31日,溫氏股份已在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擁有262家控股公司、5.54萬戶合作家庭農場、5萬多名員工。2017年溫氏股份上市肉豬1904.17萬頭、肉雞7.76億只、肉鴨3098萬只,總銷售收入556.57億元。
萬洲國際這個名字,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但說雙匯大家都知道了,是中國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業雙匯集團的控股股東,2017年,萬洲國際的銷售額總計223.79億美元(約1519億人民幣)。萬洲國際是全球最大的豬肉食品企業,全球范圍內都沒有可以與之匹敵的對手,業務輻射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屠宰生豬超5000多萬頭,銷售肉類產品800萬噸,是全球最大的豬肉食品企業。再對比行業內的屠宰量,就知道他的可怕了:雨潤的年屠宰量在1650萬頭,新希望850萬頭,金鑼870萬頭,雛鷹農牧550萬頭,眾品集團530萬頭,溫氏集團490萬頭,寶迪農業300萬頭,唐人集團260萬頭,龍大肉食220萬頭……
海大集團,是一家集研發、生產和銷售飼料和水產飼料預混料為主營業務的高科技型集團公司,海內外200多家分子公司,20000多名員工。2008年,海大集團躋身“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行列,2009年11月,在深圳A股上市。2018年,大環境不好,農業板塊的上市公司們普遍日子不好過,上半年只有海大集團扣非賺了5.77億元,同比增15.83%,這樣的增速讓行業令人刮目相看。2018,飼料銷量突破1000萬噸,其中水產料突破300萬噸。
新希望六合作為改革開放后的首批民企,希望家族成名已久,其中新希望的劉永好入選為“改革開放杰出貢獻百人名單”,新希望自1982年創業以來,涉足食品與現代農業、乳業與快消品、房產與基礎設施、化工與資源等多個領域。新希望六合作為旗下食品和現代農業領域發展的成員企業,打造了雞、鴨、豬三條農牧產業鏈,2011年9月公司農牧資產重組獲中國證監會批準。2017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625億元,控股的分、子公司500余家,員工6.1萬人。在2018年《財富》雜志評選的中國企業500強中位列第126位, 是全球食品安全倡議(GFSI)董事會董事及GFSI中國理事會聯席副主席單位。
通威股份由通威集團控股,以飼料工業為主,同時涉足水產研究、水產養殖、動物保健、食品加工等相關領域的大型農業科技型上市公司。目前,公司擁有遍布全國各地及東南亞地區160余家分、子公司,年飼料生產能力超過1000萬噸,是全球主要的水產飼料生產企業及我國重要的畜禽飼料生產企業,是我國農、林、牧、漁板塊銷售規模位居前列的農業上市公司之一,水產飼料全國市場占有率已超過20%。通威現在以農業和新能源兩大主業,能源板塊成為其主要營收利潤來源。
大北農產業涵蓋養殖科技與服務、作物科技與服務、農業互聯網三大領域,擁有近2萬名員工、1600多人的核心研發團隊、160多家生產基地和近300家分子公司,在全國建有10000多個基層科技推廣服務網點。2010年,大北農集團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功登陸資本市場,成為中國農牧行業上市公司中市值最高的農業高科技企業之一。2018年,大北農麻煩纏身,由于創始人邵根伙被中國圣牧影響,身陷業績下滑困境的大北農有意借助國資渡過困境,前路漫漫前景幾何,尚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