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用綠色引領農藥高質量發展!全國人大代表宋寶安:綠色農藥的春天來了
綠色理念引領農藥行業發展
宋寶安介紹說,近年來我國在農作物病蟲草害的綠色防控方面發展勢頭良好。生態調控、生物防治、理化誘控、綠色農藥、健康栽培等綠色防控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措施和新理念正逐漸深入行業主管部門、農技推廣人員、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農民的心中!百|量興農、綠色興農”以及“高質量發展”成為共識。只有用環境友好、安全高效的服務和產品,才能獲得老百姓的認同,這也是植保工作者和農藥科技工作者的追求。
尤其是現階段,在各方努力下,化肥農藥零增長的目標基本實現,并向負增長轉變。宋寶安介紹,從整體上看,我國農藥利用率提高、使用量縮減、產品結構優化。目前,我國農藥的利用率已提高到38.8%,農藥絕對使用量從90萬噸下降到80萬噸左右。傳統農藥和高毒農藥等在農藥使用結構的比例上迅速下降。環境友好的綠色農藥和生態農藥正取代傳統的有機磷農藥等高毒農藥。當前,除一些特殊業務上還有大約2%的高毒農藥在使用,98%的農藥品種基本上是安全的。所以說,環境友好、高效低毒、低風險的綠色農藥已經成為了最受植保農技工作者青睞的產品。
“這充分體現了我國農藥行業踐行綠色發展的觀念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的要求!彼螌毎矎娬{,“國家、地方政府、行業主管部門、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民紛紛把綠色農產品作為共同的追求目標。由過去單純追逐產量,轉變為注重產量和質量的和諧發展,更注重于民生福祉和環境生態安全。對于農藥這類農資產品來說,還需要更為嚴格的監管!
綠色防控推動農藥行業進步
何正確看待農藥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宋寶安強調:“正確認識、嚴格管理、規范使用、科學發展!
“和美國相比,我們的農藥使用量是他們的兩倍,而他們的利用率是60%,而我們只有38%。所以,要客觀和科學看待農藥的使用!彼螌毎脖硎,首先要客觀認識和對待農藥。農藥作為一種特殊商品,要明確農藥使用需要有原則,要將農藥用在關鍵點上,在農作物病蟲害成災或應急狀態下,也要因地制宜,科學制定綜合、全面的防控策略,做到科學使用農藥。其次,農藥作為一種職能產品,決定了它必須嚴格管理。宋寶安說,過去遇到農藥問題,原因是我們沒有規范管理和規范使用。他指出:“在管理上,各級政府要形成合力,倡導質量和綠色就是生命線,要嚴格管理,要從食品安全、作業者安全、環境安全等方面進行嚴格管理!
宋寶安特別強調綠色農藥和綠色植保的科普作用。他指出要大力推廣綠色防控技術,樹立“生態為根、農藝為本、生物農藥和化學農藥防控為輔”的植保新理念,建立“以作物健康為主體防控措施,變傳統被動防治為作物主動防御”的新策略。政策層面,制定綠色防控技術推廣應用的激勵政策,大膽探索基于作物種植的全程健康、基于區域專業化的病蟲害防控政策,跳出過去“單病單蟲”的防治政策。研究開發層面,開展科研、生產、推廣多行業的協作,建立涵蓋農藥企業、高校院所、植保推廣應用部門的大的協同創新聯盟,研發更高效、更環保、更安全的綠色農藥和生態農藥,充分利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加快綠色防控投入品的推廣和應用。技術層面,要倡導健康栽培,免疫誘抗,建立以農藝、生物或物理防治等非化學防治措施為主的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體系,維系可持續發展的農作物的生態系統。
創新,引領綠色防控浪潮
我國是農藥使用大國,同時也是農藥生產大國,但在農藥創制上并不是農藥強國。宋寶安提出:“要補足短板,構建我國完整、系統、全面的農藥創新體系。”他表示,農藥產業的發展,更多的是使用和借鑒國外過期的專利產品,我們缺少科研單位和企業間的深度融合。從中央提出“農藥化肥零增長方案”到2019年“中央一號”關于農藥負增長的計劃,這對構建我國完整、系統、全面的農藥創新體系,起到了很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宋寶安表示:“我們的創新能力正在不斷地加強,我們有很多好的品種、好的技術、好的措施、好的推廣體系,正在農業生產和保護生態環境中發揮積極作用。我們的‘雙減計劃’在質量興農歷史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未來在補足我國農藥創新體系短板的同時,農藥創新要和生產結合,圍繞國家的重大病蟲害防控,進一步聚焦我們的國民經濟需求,凝練出重大課題的研究方向,進行科研的協同創新!
“無人機植保技術的發展,也將是我國農藥綠色防控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 宋寶安分析認為,無人機植保技術的應用體現了智慧農業和現代農業的融合發展,加快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讓農民體面生活、舒心工作,同時也能在減藥增效,統防統治方面,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