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18_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亚洲精品免费在线看_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農業人才網 >> 行業資訊 >> 農機 >> 正文

如何發展我國農業機械化

2011-11-24 網絡
    農業機械化,是指運用先進的農業機械裝備進行農業生產,從而實現農業生產工具的現代化,改善農業生產經營條件,不斷提高農業的生產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的過程。農業機械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物質基礎,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當前,我國正處于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關鍵時期,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發展,對于提高農業裝備水平、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拉動農村消費需求等具有重要意義。下面就國務院提出“又好又快地發展農業機械化及農機工業”的要求,談一下個人的拙見。

    一、   我國農業機械化取得的成就

     我國20世紀70年代,機械化水平低,土地粗放型經營,廣種薄收,作物產量一直徘徊在低水平;80年代農業逐步向機械化轉變,機械播種、耕地、脫粒、運輸,逐步開始實現機械化;90年代農村運輸、農田灌溉以及小麥、玉米、馬鈴薯、向日葵等作物實現了機械化播種、收獲、脫粒,農作物生產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了50% 以上。 2l 世紀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顯著提高。據統計,截止到2008年年底,我國機械化耕地、播種和收獲總面積達到29.6億畝,作業水平分別為61.8%、35.3% 和32%,全國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38%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增強。在小麥、水稻和玉米三大糧食作物中,小麥機播和機收水平均超過80% ,基本實現了生產全程機械化,水稻機械化栽植和收獲水平分別為10% 和40% ,玉米機播和機收水平分別達到58%和5%。我國農業機械化總體上已經邁人了中級階段,各省農機化的發展向著大規模、廣領域、快速度、高水平方向發展,具備了向又好又快發展的條件。

    二、發展農業機械化的重要意義

    (一)農業機械化是推動新農村建設的巨大動力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五句話、二十個字”把“生產發展”提到首位,作為第一要務,意味著在新農村建設這個新的歷史進程中,作為農村先進生產力代表的農業機械,其發展水平的高低,將對新農村建設目標的實現有著特殊重要的作用。

    (二)農業機械化是聯系農業和工業的紐帶

    1.發展農業機械化需要各種類型的農用機器和電力設備,促使農機科研投人大量資金,加快科技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需要多層次的農機供應,促使農機制造、銷售、修配、電子、電力等部門擴大生產規模。

    2.發展農業機械化需要加強農村公路及水利等基礎工程建設,從而刺激建筑、建材、交通、能源等部門規模的擴大和生產的發展。

    3.發展農業機械化需要大量的農機人員,由此引發農民學習農機知識的熱潮,可以進一步刺激農村職業教育的發展。

    (三)發展農業機械化具有重要社會意義。

    發展農業機械化從近期來看,可使農民解除繁重的體力勞動,同時增加了收人,有助于農民身體健康與生活舒適,縮小工農和城鄉差別。從長期來看,發展農業機械化對提高勞動生產率,逐步減少農業人口,為進一步實現工業現代化創造了條件。

    三、實現又好又快發展農業機械化的措施

    (一)加快重點地區農業機械化進程

    根據不同區域的自然情況、耕作習慣和經濟條件,采取相應的技術路線和政策措施,推進不同地區農業機械化發展,有條件的地方率先實現農業機械化。比如東北地區作為我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和糧食生產基地,雖然其農業綜合生產力水平和農業機械化水平處于全國前列,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整體水平仍處于農業機械化中級階段的起步階段。因此在東北地區重點發展大馬力、高性能農機,提高大型農機配套比和使用效率,率先實現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

    (二)促進農機農藝協調發展

    以促進農機農藝結合、實現重大裝備技術突破等為重點,加快實現糧食主產區、大宗農作物、關鍵生產環節機械化,加大協同攻關和工作力度,帶動農業機械化全面協調發展。建立農機和農藝科研單位協作攻關機制,制定科學合理、相互適應的機械作業規范和農藝標準,將機械適應性作為科研育種、栽培模式推廣的重要指標,有針對性地推廣一批適合機械化作業的品種和種植模式。統籌規劃,整合現有農機院所的科研力量,針對重點農作物建立農業機械化實驗室,加強農業機械化生產技術研發工作。加強農機與水、肥、種、藥等因素協調作用的機理研究,完善農業機械化、種子、土肥、植保等推廣服務機構緊密配合的工作機制,組織引導農民統一農作物品種、播期、行距、行向、施肥和植保,為機械化作業創造條件。

    (三)推進農機服務網絡建設

    創新農業機械化服務組織形式,完善農機社會化服務機制,提高農機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快農機工業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以企業為核心,搭建科技創新平臺,提高研發能力和制造水平。培育發展一批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特色鮮明的示范農機合作社,帶動大型、復式、高性能農機和先進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發展農機專業大戶和聯戶合作,探索發展農機作業公司,促進農機服務主體多元化。培育農機作業、維修、中介、租賃等市場,農機大戶及各類農機服務組織可以購置先進適用的農機。農機跨區作業由小麥向水稻、玉米等大宗農作物延伸,由機收向機耕、機插、機播等環節拓展。加強機耕道路建設,改善農機作業、通行條件。保障重要農時農機作業、排灌及抗旱用油。

    (四)加強農業機械化實用人才培養

    在涉農高校開設農機專業,做強現有農業機械化專業技術學校,重點培養農業機械化專業人才。結合陽光工程等各類農民培訓項目,大力培養農機作業和維修能手。開展農機使用等技能培訓和科普宣傳,提高農民對先進生產工具及技術的接受能力和操作水平。定期對農機推廣、監理和試驗鑒定人員進行培訓,提升農業機械化公共服務水平。

    (五)加強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

    健全運行高效、服務到位、支撐有力、充滿活力的農業機械化推廣體系,創新推廣機制,提高推廣能力。加快普及主要農作物重點環節和關鍵農業機械化技術,促進先進適用、技術成熟、安全可靠、節能環保、服務到位的農機裝備廣泛應用。加快灌排設備更新改造進度,實現安全、高效、節能運行,及時滿足農田灌排需要。大力推廣保護性耕作、節水灌溉、土地深松、精量播種、化肥深施、高效植保和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等增產增效、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農業機械化技術。不斷探索農業機械化發展模式,提出農機研發和改進需求,提高農業機械化技術集成和裝備配套水平,滿足農業生產需求。

    (六)強化農機安全使用監督管理

    建立健全農機作業質量、維修質量標準體系,規范農機作業、維修服務,提高農機應用和保障水平。組織開展在用農機質量調查,強化對財政補貼農機的質量監督和跟蹤調查。加強農機試驗鑒定和質量認證工作。加強農機市場監管,完善農機質量投訴網絡,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機產品等坑農害農行為,營造競爭有序、充滿活力的市場環境,切實維護農民利益。建立農機報廢更新制度,抓緊研究以舊換新辦法,加快淘汰老舊及高耗能農機,促進安全、節能、環保型農機的推廣應用。建立健全農機安全使用法規和制度,開展農機使用安全教育,加強基層農機安全監理隊伍建設,提高裝備水平和監管能力,預防和減少農機事故發生。

    綜上所述,實現農業機械化可以減輕勞動生產強度,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和產品商品率,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本文地址:http://www.lizu2010.com/industry/HTML/5020.html,如要轉載,請注明轉載自中國農業人才網
文章錄入:朗晴    責任編輯:耕農 
【字體: 】【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相關文章
中國農業人才網及旗下網站 版權所有 2003- ©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服務價格 | 付款方式 | 幫助中心 | 網站地圖

中國農業人才網及旗下網站為您提供畜牧人才、種植人才、農資人才食品人才等求職招聘服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冕宁县| 萍乡市| 洞口县| 昔阳县| 县级市| 北宁市| 托克逊县| 德江县| 益阳市| 铅山县| 石柱| 原阳县| 镇赉县| 兴义市| 石屏县| 自贡市| 囊谦县| 西城区| 东海县| 通城县| 水城县| 互助| 舟曲县| 裕民县| 通渭县| 邛崃市| 广昌县| 南京市| 松原市| 陇南市| 西安市| 万盛区| 金坛市| 三原县| 宜都市| 沙湾县| 莱西市| 宝兴县| 永春县| 永昌县| 新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