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社會發展的基本要素,是科學技術的載體和動力。高素質的人才是使科學技術成為現實生產力的轉化者。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與壯大,都離不開人才的支撐。據調查,目前基層獸醫防疫站的職工70%以上都沒有接受過“畜牧獸醫專業”高等職業教育,
農村鄉鎮每村找一名懂畜牧獸醫技術的防疫員都很困難。提供社會化服務的畜牧獸醫站如此,農民養殖戶就只能沿襲傳統養殖而無技術人才可言了。即便是大型集約化養殖企業,雖然擁有些許畜牧業人才,也一般分配在公司的管理層,基層生產一線直接從事養殖的人員基本上沒有受過專業教育。就整個行業而言,目前,以技術工人為養殖主體的企業生產格局沒有形成,畜牧人才在養殖一線形成嚴重斷層,極大地制約了畜牧業的健康發展。
多年來,由于畜牧業處于基礎地位,基層畜牧工作人員待遇偏低,使得農業院校的畜牧獸醫專業成為冷門。即使是農業院校畢業后進入畜牧系統的人,也大都后來紛紛跳出畜牧系統。留下來的,由于地位低、待遇差,缺乏工作積極性,很少主動更新專業知識。加之由于培訓、競爭、激勵、分配等機制缺乏創新,不能充分調動專業技術人員的積極性,使其應有的價值不能在業務工作中得以體現,有的轉行,有的從事行政管理,有的外出流失,使實際從事技術工作的人員減少。于是,畜牧業行業人才分布形成一頭重,一頭輕,大部分集中在大中院校與科研院所,小部分分散在基層畜牧管理部門和養殖企業的格局,嚴重影響畜牧業向更高的管理和技術水平邁進。
當前,我國的畜牧業正在實現著由傳統的農村散養向集約化與規模化的轉變。開展工廠化養殖需要像制造業那樣擁有大批職業技術人才作為支撐,而這恰恰是畜牧業目前的一塊短板。為此,養殖企業的當務之急是根據自身的規模和實際生產經營情況,采取人才戰略,引進和培養一批直接從事養殖一線的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同時,在人才機制上要進行較大力度的調整,努力提高生產一線職業技術工人的待遇。各地基層畜牧獸醫站也應當針對目前畜牧業現狀,建立新的人才機制,加強畜牧獸醫人才的引進和培養,使基層畜牧站成為畜牧人才建功立業的舞臺,通過向養殖業者提供社會化服務,提高農村一線養殖人員的業務和技術水平,為實現畜牧業的集約化和規模化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為畜牧業的轉型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應用推廣先進技術是畜牧業的發展方向,這需要不斷提高畜牧業生產者的技術素質,所以造就基層一線專業技術人才刻不容緩,這應該成為全行業關注的焦點問題,必須重新引起足夠的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解決。專業技術人才是行業發展的支撐,是實現畜牧業集約化發展的有力保證,一線人才嚴重匱乏所形成的行業瓶頸的狀況必須破解,畜牧業人才的短缺現象亟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