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農業職業學院畜牧獸醫專業是北京市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專業,《養禽與禽病防治》課程是畜牧獸醫專業重點核心課程,在培養家禽生產與疾病防治及技術服務人才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隨著現代家禽業的發展,企業對技術人才的知識和能力結構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根據畜牧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對專業與管理人才的素質需求變化,主動適應現代養殖業對人才素質變化的要求,滿足企業發展需要,提高學生主動適應崗位的能力是養禽與禽病防治課程人才培養的基本規格要求。
基于現階段畜牧獸醫高職學生的特點,《養禽與禽病防治》人才培養模式著重從以下三方面進行了改革:一是從學校培養為主,轉到學校、企業共同培養;二是從理論教學為先、實踐教學為后,轉到實踐、理論教學并行;三是從傳統的終結性考試評價,轉到真實的綜合性考核評價,形成 “校企交互 ”的人才培養模式,從而使《養禽與禽病防治》人才培養從理論到實踐都能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北京農業職業學院《養禽與禽病防治》課程在人才培養方面主要做了如下幾點工作。
(一)創新形成了《養禽與禽病防治》課程 “崗位輪動”人才培養模式
根據北京地區養殖業中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生主要工作領域、就業崗位群的跟蹤調查,通過對各領域崗位核心能力分析,明確了養禽與禽病防治工作領域及其崗位對專業人才的技能要求,依據專業面向,《養禽與禽病防治》課程率先創新形成了崗位明確、能力突出、運轉有效的 “崗位輪動 ”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升了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提高了畜牧獸醫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養禽與禽病防治》課程 “崗位輪動 ”人才培養模式為畜牧獸醫專業其他課程的教學改革起到了示范引領的作用。以種禽場為主要實訓基地,在基地內部孵化、育雛、育成、成年禽生產、疾病防治 5個主要工作崗位之間進行崗位輪動教學。在崗位輪動教學過程中,結合崗位工作任務,實現 “學中做、做中學、邊學邊做 ”,使學生熟悉了企業對各崗位的工作要求,扎扎實實地掌握了家禽生產與疫病防治等崗位要求的職業能力,并能夠與就業直接對接。
(二)制定了《養禽與禽病防治》人才培養方案
根據養禽與禽病防治工作領域及其崗位對專業人才的技能要求,以家禽生產與疫病防治兩大核心能力培養為主線,制定了 “崗位輪動 ”人才培養模式方案。通過在企業、校內實訓基地實踐,基本滿足了畜牧獸醫專業人才在畜禽生產疫病預防診斷治療等專業能力的培養,學生不出校門就可以完成畜牧獸醫技術的生產崗位實訓;通過對《養禽與禽病防治》教學內容的重組與開發,建設工學結合的專業優質核心課程;通過建立專業基礎平臺,構成對課程體系的支撐。崗位輪動教學過程中,以能力培養為核心,采用 “邊教、邊學、邊練 ”的三邊式教學方法。師資隊伍采用以校內雙師素質教師為主,與企業聘用相結合的策略,使企業的能工巧匠參與到實踐教學中來,兩類教師分工明確,各取所長。改革考試方法,以實用技能考核為重點,綜合崗位輪動的表現進行評分。將核心能力及職業資格標準相融合,通過崗位輪動教學,培養學生養禽與禽病防治專業技能;通過崗位輪動學習,使學生取得家禽飼養工、繁殖工、動物疫病防治員、動物檢疫檢驗員等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為今后工作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