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地區畜禽疫病防控和動物性食品安全任務十分艱巨,需要大量扎根生產一線的動物醫學專業人才。培養邊疆地區獸醫行業第一線需要的具備扎實基本知識和實踐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佳木斯大學通過以職業為導向設置課程體系和設定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就業率每年都在95%以上,
一、專業前景
本專業是以生物學為基礎,研究動物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并在此基礎上對疾病進行診斷和防治的綜合性學科。它的基本任務是有效地防治畜禽、伴侶動物、醫學實驗動物及其他觀賞動物疾病的發生。它是生物醫學及社會預防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的動物醫學研究已經從過去的以畜牧業發展服務為中心內容,擴展到了公共衛生事業、社會預防醫學、人類疾病動物模型、伴侶動物及觀賞動物醫療保健及食品衛生、醫藥工業、環境保護等諸多領域。
二、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動物醫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在獸醫業務部門、動物生產單位及有關部門從事獸醫、防疫檢疫、教學、科學研究等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動物醫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獸醫管理及業務部門、動物生產單位及有關部門從事畜禽、伴侶動物、經濟動物、實驗動物疾病和人與動物共患疾病的診斷與防治,生物制品及藥品的研究與開發,動物及動物性產品的檢疫、檢驗,教學和科學研究等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三、以職業為導向的課程體系設置
課程體系構建的原則:課程設置要以職業為導向,重基礎,寬口徑,重實踐,開設一些交叉學科,適當增加選修課比例,體現一專多能。課程體系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實踐實驗課構成。其中實踐課不低于30%。
(一)公共課包括馬列主義、毛鄧三概論、思想道德修養、法律基礎、軍事理論等課。公共課的開設可以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初步樹立科學世界觀和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同時也為拓寬就業面和為以后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打下基礎。
(二)基礎課包括無機化學與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動物生物化學等幾門課共346學時,16個學分,占總學分的17%。
(三)專業基礎課包括動物解剖學、動物解剖實驗、動物生理學、動物生理實驗、動物藥理學實驗、動物藥理學、動物病理實驗、動物病理等幾門課,共28個學分。專業課程的學分占總學分24.7%。
(四)專業課包括動物傳染病、動物傳染病實驗、動物內科疾病、動物內科實驗、動物寄生蟲病、動物寄生蟲實驗、中獸醫、動物外科及產科疾病、獸醫綜合技能訓練等幾門課程,共30個學分,占總學分的23.5%。
(五)選修課一共分為4個模塊:生物模塊、獸醫模塊、畜牧模塊、藥學模塊。一共包括獸醫免疫學、人獸共患病、小動物疾病學、營養與飼料、動物行為學、動物環境衛生學和畜牧學經濟等幾門課程,共18個學分,占總學分的15.9%。
四、以職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人才培養模式的目標:以職業為導向,重基礎,寬口徑,重實踐,一專多能。佳木斯大學動物醫學專業招生4年以來,通過以職業為導向設置課程體系,同時構建以職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實施幾年以來,學生的動手能力強、基礎理論扎實、綜合素質強。普遍贏得市場用人單位的好評,同時學生就業情況良好,每年就業率都在95%以上。就業趨向多樣化,學生就業在黨政機關、基層畜牧獸醫站、飼料廠、養殖場、動物醫院、升本科學習、兩年后考研究生等就業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