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18_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亚洲精品免费在线看_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農業人才網 >> 行業資訊 >> 畜牧 >> 正文

生態浙江規模養豬場治理環境污染新模式

2012-6-13 畜牧人才網

  項目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原則治理規模畜牧場廢棄物,在養殖場的生產全過程對污染物進行控制,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改進糞溝設計,實現干濕分離和雨污分離。使干糞收集率達到或超過80%,減少沖洗水量20%。新建500立方米沼氣生態工程,日處理污水120噸,采用高效UASB厭氧AF+濕地+水升植物塘生態化處理組合工藝,充分開發沼氣資源,日產沼氣200立方米,用于燒開水和食堂炊事;經處理后的最終出水達到《畜禽養殖場排放標準》(GB18596-2001)達標排放。項目建成后使污染得到控制,生態環境得到改善,防止疾病的傳播,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促進養殖場的可持續發展。

  在推進農村兩個文明建設過程中,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設“生態浙江”的號召,各級政府和廣大群眾對環境的要求不斷提高。畜牧業廢棄物作為農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因子之一,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已經成為影響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合理規劃,科學治理畜牧業污染,成為各級農牧、環保等部門和廣大牧場探討的重要課題。

  當前規模牧場治污主要存在幾方面問題:一是治污效果不好,由于設施簡陋,管理粗放,不能正常發揮作用,糞尿、污水排放不達標,仍然污染環境;二是治理工藝不合理,在工藝設計中過于復雜,造成投資過大,運行成本高;三是許多技術工藝參數不清,如不同畜種、不同季節、不同飼養方式的用水量差距很大,而現在的參考數可靠性不高;四是與種植業的關系不夠密切,就治污論治污,不能把牧場的糞尿轉化成優質有機肥,做到化廢為寶。

  針對存在問題,我們從浙江燈塔種豬場的治理實踐中總結一些可取的經驗和教訓,供各地借鑒。

  一、種豬場基本概況

  浙江燈塔種豬有限公司種豬場位于杭州市余杭區仁和鎮板井圩,距杭州市區約30公里,處于太湖流域的水網地帶,各級政府和當地群眾對養殖業的污染問題十分重視和敏感,稍有不慎就會影響到周邊環境。種豬場于2001年5月開工建設,2002年6月竣工,總投資1500萬元,其中環保綠化投資約100萬元。公司總占地面積430畝,其中魚塘水面250多畝,綠化及牧草用地150多畝,建筑面積16000多平方米;場區內魚塘、綠化帶縱橫交錯,辦公生活區、生產區分開,生產區內的核心區、繁育區、肥育區按防疫要求隔離,為漁牧生態養殖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種豬場具有存欄基礎母豬1000多頭,年出欄種豬、商品豬近2萬頭的生產能力,目前存欄豬5000頭左右。

  種豬場積極探索污染治理模式,按照排放達標,對周圍不造成污染,又能節約投資,減少運行費用的目標進行設計。利用漁、牧、植物、濕地條件,依據能源及生物鏈的關系,綜合治理和利用豬場的廢棄物,開創出一條“豬-沼氣―濕地―魚塘”的生態綜合治污之路。種豬場被列入農業部農村小型能源建設項目單位,被浙江省環保局列為“畜禽規模養殖場污染綜合治理示范單位”。

  二、科學規劃,綜合治理牧場污染源

  1、合理設計,減少廢棄物產生量

  按照減量化的原則設計豬場及工藝流程,進行了五方面的設計。一是全面采用籠養設施和自動飲水裝置,提高豬的養殖密度,減少飼料、水等資源的浪費;二是改進集糞系統的設計,實行干清糞,豬糞與污水分開收集,干豬糞收集后直接送入集糞棚儲存,干糞收集率達到80%以上;三是采用雨污分離,暗管排污。建造豬舍時把污水溝設置在屋檐內側,豬舍屋面的雨水和降溫水直接流入池塘,污水通過污水收集管匯入處理站;四是在飼料中添加生物除臭劑,減少臭氣的排放,采用有效的除臭劑,糞便的臭氣大大減輕,蒼蠅也不會繁殖;五是生活污水采用化糞池單獨處理。

  2、綜合利用污水處理工藝

  針對豬糞污水含有高濃度有機物和懸浮物,富含氮、磷等營養元素的特點,利用本場條件,采用了“厭氧處理――生物穩定塘――魚塘”的處理工藝(詳見下圖)。其中集污池30立方米、沉淀調節池60立方米、厭氧池(沼氣罐)500立方米、厭氧沉淀池40立方米、兼性塘和好氧塘11000平方米、人工濕地9000平方米、水生植物塘6500平方米、魚塘200畝。厭氧池日處理污水能力120噸。上述糞污處理設施及集污管道共投資約100萬元。

  采用厭氧發酵和穩定塘生態組合處理工藝,實現污水多層次利用,最終實現無害化;還能得到部分沼氣資源,全年平均日產沼氣200立方米,可用于燒開水和食堂炊事;沼渣作肥料。經浙江省環境監測中心站測定:污水通過厭氧池和沉淀池處理后,有機物分子結構得到降解,懸浮物含量(SS)、化學需氧量(CODCR)、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分別降低41.5%、74.1%和93.4%;再經過人工濕地和水生植物塘等生態法處理后,污水中SS 、CODCR、BOD5、NH3-N(氨氮)的去除率分別為97.3%、98.6%、99.4%、99.9%,完全達到排放標準。具體見下表:

  3、妥善處置豬糞污泥

  本場按要求建造了300平方米的堆糞間,日貯存鮮豬糞近9噸。堆糞棚采用水泥硬化,屋頂遮蓋,不讓雨淋。公司與當地有機肥廠簽訂長年的供求關系,保證豬糞定期拉走,不外溢,不污染環境。而且每年有部分資金回收,可用于維持污染處理的人工工資和電費開支。污水處理站的污泥作為本場綠化種植有機肥,生活垃圾有專門的焚燒點,避免造成污染。

  三、健全管理制度,確保治污設施正常運行

  1、做到“三同時”建設

  在種豬場建設過程中,嚴格執行省環保局和省農業廳提出的主體建筑與治污設施同時設計、同時建設、同時投產的“三同時”規定,使養豬生產與廢棄物治理同步進行,保持了種豬場及周圍環境的整潔、衛生。同時對豬場進行了綠化,在魚塘岸邊種植柳樹、黃楊、枇杷等樹,在空地上種植了西瓜、毛豆等農作物,水池中有大量的水生植物如水草、蘆葦等,有效地凈化了水質和空氣。

  2、建立規章制度,保證正常運轉

  制訂了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制度,專門安排污水處理站和堆肥間管理人員。為保證各個污染處理設施穩定運行、確保達標排放,公司制定了相關環保管理制度,包括《污水處理崗位職責》、《污水處理站操作規范》等,從制度上強化環境管理力度。

  3、不定期監測污水排放情況。公司對污水處理設施進行定期檢查,及時修理破損設備,定時更換過濾網,清除沉淀渣,確保污水處理后達標排放。

  三、對生態化處理模式的小結和評價

  1、監測符合標準。經浙江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對場里的環境指標進行全面綜合監測,污水、臭氣、噪聲各項指標均達到國家標準,完全符合環保排放標準。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對本項目的評價是:該種豬場采用糞尿干濕分離措施,實現了清污分流、雨污分流。由于場內有大面積的人工濕地、植物塘、魚塘等,該公司利用這有利條件,采用生態法處理養豬廢水。干豬糞通過堆積發酵用作有機肥,廢水處理后進入魚塘養魚,塘泥挖出來用于岸邊農作物種植。該種豬場實現了“陸上養豬、水里養魚、岸邊種植農作物”的生態循環模式,實現了能源的綜合利用。

  2、運行正常。種豬場運行兩年多來,周圍居民沒有投訴和不良反映,說明這種處理模式達到預期效果。

  3、投資較省。種豬場環境處理設施投資控制在100萬元以內,其中污水處理部分(厭氧池、貯氣罐、沉淀池、過濾網等)50多萬元,比同類規模的牧場投資要省得多。

  4、運行費用較省。污染處理系統除一次性投資較大外,平時的運行費用不大,據測算,每年的運行費用約2.5萬元,其中人工工資1.3萬元,電費1.2萬元。可以節約沼氣利用的能源費2.2萬元,售豬糞便收入2萬元,收支相抵,實際可收入 1.7 萬元。

  當然,種豬場占地面積大,有條件建立濕地系統,這是許多牧場不具備的。建成時間不久,豬場也尚未滿負荷生產,各種詳細技術數據也有待進一步測定。


本文地址:http://www.lizu2010.com/industry/HTML/8550.html,如要轉載,請注明轉載自中國農業人才網
文章錄入:希望的田野    責任編輯:耕農 
【字體: 】【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相關文章
中國農業人才網及旗下網站 版權所有 2003- ©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服務價格 | 付款方式 | 幫助中心 | 網站地圖

中國農業人才網及旗下網站為您提供畜牧人才種植人才農資人才食品人才等求職招聘服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荆州市| 黑山县| 郎溪县| 布尔津县| 利川市| 安徽省| 新蔡县| 抚宁县| 武川县| 康马县| 河东区| 海盐县| 惠来县| 乌拉特前旗| 彭州市| 禄丰县| 宕昌县| 和静县| 巩留县| 育儿| 淮安市| 民权县| 武功县| 长岭县| 成安县| 民权县| 巴东县| 雅安市| 册亨县| 太谷县| 长武县| 资阳市| 云南省| 弥渡县| 江北区| 永新县| 厦门市| 山丹县| 逊克县| 利川市| 灌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