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加 信 息 個人對“農業產業化”的獨到見解: 農業產業化的管理重要的是體制。中國農業體制近期經歷了兩個階段:一、人民公社階段;二、包產到戶階段。其各有利弊,人民公社的統一性強,但積極性差;包產到戶積極性強,統一性差。中國農業面臨的第三個階段:“六化”的階段,即“國際化、產業化、專業化、規模化、生態化、有機化”,必然要形成一種從人民公社和包產到戶兩者優勢結合起來的大規模產業化,公司化的產業模式。只有“公司+農戶、統包結合”的農業產業化管理體制,才能有利于產業化農業有機食品的產業,才能有利于現代農業的發展。 “統包結合”中的“統”字,具體是公司化的統一規劃、統一策劃、統一經營、統一管理。而統一管理,正是企業的核心。主要體驗在完全按照公司的設想與意愿統一運作,這樣就不會出現各自為政的現象,最終形成規模化企業管理模式。 而“包”是指“分工分片、承包作業”。具體來說就是,責任落實到人頭,“包”的是“作業”而不是“經營”,是調動積極性增強責任心的一個辦法。讓每一個農工,像給自己干活一樣給公司干活,像愛護自己的東西一樣愛護公司的產品。“包”是蘊含著利益在里面,企業的發展靠的是人,人靠的是利益的驅動。 個人對“企業管理”的見解: 企業的管理主要在于兩個方面:基本管理和專業管理。基本管理主要是管“人”,各行業都是一樣的,主要是組織、領導、鼓舞、協調他人,使每個人都能充分發揮出他們各自的特長。專業管理,要根據不同的行業,不同的技術和工藝的要求,制定出生產流程和管理流程,同時制定出相應的制度以保證流程的合理運作,使其達到技術和工藝要求的標準。 企業要發展離不開“人才戰略”,而具體來講,可以說是“三人”,即“選人、用人、待人”。“選人”選好人,是要選“有信心、有能力的人”;“用人”用對人,是要“用人之所長”;“待人”要真誠,“黑白分明”,是要“讓每一個員工都得到一個公平的待遇”。 關于企業和員工:企業如同國家,先穩定,后發展。讓員工感到他和公司之間,不是雇傭關系,而是合作關系。讓每一個員工都感覺到他不是在為公司打工,而是公司為他提供一個平臺,幫他做他自己的事,也就是幫他拿到更多的報酬,以及實現他自己的想法,和提供一個讓他表現表演的機會,人生的目的就是物質與精神的獲得。這些主要表現在體制上(制度和政策)。就像不同的國家制度,優劣不同一樣,因此管理的關鍵是體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