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3-2004.7阿城試驗基地土壤類型的普查,進行土壤制圖;安達及齊齊哈爾土壤類型的普查,大慶尿素化肥廠的工藝流程學習;2005.3-2005.9在黑龍江省綏化市倍豐復混肥廠進行肥料檢驗的實習; 在哈爾濱天禾順有機肥料廠工作,葉面的地方銷售工作; 2006.5 在五九七農場進行培肥試驗,通過3414方案選擇當地的適宜施肥量; 2006.7 到吉林省九臺市屬經銷部,幫農民測定土壤電導率及土壤溶液的離子濃度。 2007-2008,畢業論文相關:黑土綜合生產能力關鍵技術示范 | 試驗內容:通過黑龍江省雙城市東興村黑土區的不同培肥,作物玉米,采用施不同用量有機肥、化肥的5個處理,對有機碳、碳庫管理指數、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的影響進行研究。實驗目的:針對黑土質量退化的問題,以提高黑土綜合生產能力為目的,通過提高黑土綜合生產能力的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配套技術的試驗示范與推廣,建立黑土資源保護、防止退化的綜合培肥體系、合理的耕作體系、黑土耕地優化施肥體系。試驗結論: 1、通過有機肥與無機肥的配比,對土壤有機碳,活性有機碳都有顯著的提高,隨著有機肥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土壤有機碳的含量,相應的提高了土壤碳庫管理指數。 2、調整有機肥的比例使得料碳庫指數(CPI)碳庫活度(A)、碳庫活度指數(AI)、碳庫管理指數(CPMI)提高倍數的變化趨勢是接近,都有顯著提高。 3、在黑土中,當有機肥施入量過高時,活性有機碳提高速度提升緩慢,相應的土壤碳庫管理指數提高緩慢。 4、以氮肥為準,調整有機肥與無機肥的例在1:1的情況下,對脲酶、轉化酶、過氧化氫酶有顯著提高,增強了土壤酶的活性。 5、對酶活性與有機質含量進行了線性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在一定的有機質含量范圍內,脲酶、過氧化氫酶活性與有機質含量有很好的線性關系。 6、根據有機物能為微生物提高養分來源,通過對酶活性提供了基礎資源進而提高了酶的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