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1997年,主持海南67公頃冬季蔬菜開發,蔬菜育苗質量和產量位居海南省前列,其技術被海南省蔬菜研究所所長肖日新采用,向全省推廣。 1998~2000年,參加三峽建設委員會項目:秭歸新縣城蔬菜基地建設。順利解決秭歸縣城拆遷期間蔬菜供應問題。 2000~2003年,主持湖南省委書記熊清泉老家雙峰縣農業科技示范園技術工作,主持湖南省多家機構聯合支持的《草莓高山育苗及其春延遲、秋提早栽培技術體系研究》,獲國際部分領先鑒定成果,獲國家科技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資金30萬元支持。 2003~2006年,湖南科技報讀者服務部動物低成本養殖科技推廣三年,掌握動物營養和動物飼料發酵技術。 2006~2007劉筠院士三倍體湘云鯽(鯉)成果轉化的湖南湘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任銷售經理一年半。 2007~2011,07,長沙天野有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和湖南博野有機農業有限公司任生產技術副總,全面掌握有機農業知識技術體系。對生物有機肥制作配方、制作技術,植物病蟲害不用化學藥劑的綜合治理技術體系,不用化學添加劑低成本飼喂動物技術體系有獨到技術專長,了解有機產品包裝與速凍冷藏技術,熟練掌握有機產品認證和規范化操作、管理技術。認定農業的終極發展目標:遵循生態循環鏈生產有機系列配套食品,進行物質間高經濟價值轉換的有機農業。期間主編《5萬畝有機農業及其產業鏈開發化基地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由北大校長周其鳳推薦列入國家發改委一萬億資金拉動內需項目,獲得政府項目資金2300萬元。 2011年3月起,起草無錫市生物農業“130”項目、面向全國招聘農業高新技術領軍人物的項目申請報告——《草莓周年產果種苗及其有機栽培技術研發》,任無錫市新樂活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2年,獲得無錫市50萬元無償資金和250萬風險貸款支持。本項目經過一年時間的運作,基本技術和技能已經傳授給當地錫山區農林局。 2011年12月起開始應聘廣東利海集團有機農業技術總監職位,主管廣東惠州福田鎮為基地的生產管理與面向上市的專利技術研發,后因投資方向改變,普遍進行裁員或降薪,2012年5月中離開利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