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始建于1948年,前身為遼寧熊岳農業高等專科學校,1999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更為現名。學院坐落于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營口開發區,占地70.42公頃,其中校區占地42.68公頃,校舍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27萬多冊(其中電子圖書6萬冊),具有完善的實驗教學條件和專業實訓基地,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200多萬元。設有校外穩定的現代化實訓基地150多個。建有千兆以太校園網,有多媒體教學座位3702個,教學用計算機714臺,在全國高校中率先建成了與國際互聯網相聯的100%多媒體教學條件,基本實現了行政管理、教學手段現代化。
學院設有農學園藝、畜牧獸醫、農業工程、經濟貿易、生物技術、園林、計算機等7個系,開設園藝(保護地園藝方向)、農業實用生物技術、農學、種子、果樹、動物飼料、動物生產、制藥技術(獸藥方向)、動物醫學、畜牧獸醫、農產品貯藏與加工、設施農業、農產品質量檢測、計算機網絡應用、環境藝術設計、園林、觀賞園藝、國際貿易實務、電子商務、會統與審計等27個專業,其中園藝專業為國家精品專業,農業實用生物技術專業為國家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動物飼料專業為省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現有全日制在校生3500余人,專任教師2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70余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0%多;“雙師型”教師占60%多;具有碩士研究生學位的教師60余人;省級優秀青年骨干教師2人。聘請社會兼職教師60余人。
學院堅持以農為本,面向大農業,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堅持開放辦學思想,先后與省內外200多家農牧企事業單位(含外資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辦學關系,與日本、韓國、美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同類院校建立了友好學校或交往關系;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科技和產業為兩翼,產學研一體化的辦學道路;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推行以素質教育為根本,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著力培養未來的技術應用型農藝師、牧醫師、經濟師、工程師等。學院綜合實力和辦學水平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特色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和好評,近年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2000年81%,2001、2002年達90%以上,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建校五十多年來,學院為遼寧省和我國北方各省市培養了2萬多名應用性農業專門人才,推出了100多項應用性農業科研成果,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得到了國家教育部、農業部和遼寧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現主持承擔國家級各類研究與建設項目11項,省級27項,其中有教育部批準的全國高職高專教育農學類教學改革研究、國家級實訓基地建設和產學合作研究與建設等8個項目,農業部批準的全國農業職業技術教育培訓示范基地、農村能源培訓基地,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批準的職業技能鑒定站。自1990年以來連續6次12年獲得“省級文明單位”光榮稱號。被遼寧省政府確定為“九五”和“十五”期間重點建設的高校,被國家教育部列為重點發展的職業技術學院之一。在黨委書記、院長溫景文研究員的帶領下,全院師生員工秉承“勤學、力行、謙和、奉獻”的校訓,發揚“開放、務實、勤勉、創新”的校風,精神飽滿,團結一致,向“十五”期間實現創建國家級示范高職院,實現新的騰飛這一目標穩步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