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海運學院專業介紹
農業資源與環境 (四年制 本科)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漁業資源與環境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漁業資源科學管理、合理開發利用和漁業環境保護方面知識和能力,能在水產和水域環境保護的企事業單位和行政機關從事生產、管理、教學和科技開發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 普通動物學、水生生物學、魚類學、漁業資源與漁場學、漁業資源評估、漁業資源調查與預報、生物統計學、水產資源增殖學、海洋法與漁業法規、漁政管理學、普通生態學、水文學,以及水環境化學、分析化學、水域污染生物檢測技術、水域環境監測評價、水環境保護和專業英語等。 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在水產資源開發利用和管理及水域環境監測、管理的相關領域就業。
水產養殖學 (四年制 本科)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水產動、植物增養殖科學技術方面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水產養殖生產、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門從事生產、教學、研究、管理等相關專業領域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 水生生物學、水環境化學、生態學、發育生物學、魚類及魚類增養殖學、貝類及貝類增養殖學、蝦蟹類增養殖學、水產動物疾病學、水產動物營養及飼料學、水產養殖工程學、觀賞魚類養殖、生物實驗技術、試驗設計與統計學、企業管理等。本專業注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通過專業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論文,輔以生物實驗技術、餌料生物培養與飼料開發、疾病診斷與藥物篩選、水環境因子檢測與評價等專業課程實驗,提高學生生產實踐、科研設計和項目開發的能力。
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 (四年制 本科)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服務于海洋漁業生產、管理、教育和科研等部門,適合從事漁業生產與技術、漁業行政管理與經營、水產教育和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復合型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 水生生物學、魚類學、海洋學、海洋生態學、流體力學、漁具材料與工藝學、漁具漁法學、航海技術、漁業資源與漁場學、海洋法與漁業法規、漁政管理學、漁業資源評估、增殖養殖工程技術等。本專業畢業生還可申請取得一千六百總噸以上遠洋漁業船舶二副適任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