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18_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亚洲精品免费在线看_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農業人才網 >> 行業資訊 >> 食品 >> 正文

食品工業“十二五”規劃

2012-1-13 網絡

五、重點行業發展方向與布局

(一)糧食加工業

1、發展方向和重點

  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糧食食品加工業,積極發展飼料加工業,嚴格控制發展非食品用途的糧食深加工,確保口糧、飼料供給安全。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實現產品系列化、多元化。發展國際糧食合作,鼓勵國內企業“走出去”,在境外建立稻谷、玉米和大豆加工企業。

  稻谷加工業。提高優質米、專用米、營養強化米、糙米、留胚米等產品比重,積極發展米制主食品、方便食品、休閑食品等產品;集中利用米糠資源生產米糠油、米糠蛋白、谷維素、糠蠟、肌醇等產品,有效利用碎米資源開發米粉、粉絲、淀粉糖、米制食品等食用類產品。

  小麥加工業。提高蒸煮、焙烤、速凍等面制食品專用粉、營養強化粉、全麥粉等比重,加快推進傳統面制主食品工業產業化。鼓勵大型企業利用麥胚生產麥胚油、胚芽食品,利用麩皮生產膳食纖維、低聚糖等產品。

  玉米加工業。提高飼料工業發展水平,積極開發玉米主食、休閑和方便食品,嚴格限制生物化工等非食品用途的玉米深加工產品,保證口糧和飼料用糧需求。

  大豆加工業。充分利用我國非轉基因大豆資源優勢,重點發展大豆食品和豆粉類、發酵類、膨化類、蛋白類等新興大豆蛋白制品。擴大功能性大豆蛋白在肉制品、面制品等領域的應用。著力研發大豆蛋白功能改性、大豆膳食纖維及多糖和新興豆制品加工技術。薯類和雜糧加工業。重點發展薯類淀粉和副產物的深加工。鼓勵發展薯條、薯片及以淀粉、全粉為原料的各種方便食品、膨化食品,提高薯渣等副產物的綜合利用水平。大力發展特色雜糧主食品加工,加快發展各種雜糧專用預混合粉和多谷物食品、速凍食品等主食品及方便食品。

2、產業布局

  在東北、長江中下游稻谷主產區,長三角、珠三角、京津等大米主銷區以及重要物流節點,大力發展稻谷加工產業園區,形成米糠、稻殼和碎米綜合利用的循環經濟模式,重組和建設一批日處理稻谷 800噸以上的大型骨干企業。

  結合國家優質小麥生產基地建設和消費需求,在黃淮海、西北、長江中下游等地區建設強筋、中強筋、弱筋專用粉生產基地,重組和建設一批日處理小麥 1000噸以上的骨干企業。

  在玉米主產區和加工區,加大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的力度,堅決遏制玉米深加工能力的盲目擴張,控制深加工玉米消費量在合理水平。培育一大批技術含量高、符合市場需求、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骨干企業。

  支持東北大豆產區建設大豆食品加工基地,提高豆腐及各種傳統豆制品工業化、標準化生產水平,深入開發新型高質量營養食品;支持黃淮海大豆產區發展大豆深加工,延長產業鏈;鼓勵沿海地區加強對大豆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建設一批優質飼用蛋白、脂肪酸、精制磷脂等生產基地。

  在馬鈴薯、甘薯的主產區,發展一批年處理鮮馬鈴薯 6萬噸以上的加工基地和年處理鮮甘薯 4萬噸以上的加工基地;在木薯主產區,適度發展年處理鮮木薯 20-30萬噸的加工廠和木薯變性淀粉生產基地;在有條件的地區積極發展特色雜糧加工業。

3、發展目標

  到 2015年,糧食加工業總產值達到 3.9萬億元,年均增長 12%;形成 10個銷售收入 100億元以上的大型糧食加工企業集團;日處理稻谷 200噸以上企業的產量比重提高到 60%以上,日處理小麥 400噸以上企業的產量比重提高到 65%以上,均比 2010年提高 15個百分點。


本文地址:http://www.lizu2010.com/industry/HTML/6364.html,如要轉載,請注明轉載自中國農業人才網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希望的田野    責任編輯:耕農 
【字體: 】【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相關文章
中國農業人才網及旗下網站 版權所有 2003- ©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服務價格 | 付款方式 | 幫助中心 | 網站地圖

中國農業人才網及旗下網站為您提供畜牧人才種植人才農資人才食品人才等求職招聘服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滨州市| 鸡泽县| 榆树市| 柞水县| 珠海市| 寿宁县| 舒兰市| 河池市| 牡丹江市| 阿坝| 红安县| 临泉县| 任丘市| 佳木斯市| 金塔县| 冀州市| 琼结县| 虎林市| 鄄城县| 高密市| 莒南县| 曲水县| 嫩江县| 巴彦县| 高青县| 无棣县| 灵璧县| 玉树县| 阿合奇县| 台中县| 资阳市| 龙川县| 怀宁县| 玉龙| 桃江县| 房山区| 西峡县| 四子王旗| 灵山县| 台江县| 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