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對策
3.1 加大宣傳力度
大力宣傳國家“三農”政策。讓廣大老百姓知道國家對于畜牧業方面的特殊政策,國家減免涉農專業學費的政策一定要傳達到農村老百姓。(1)介紹鹽城市畜牧業發展的概況,增加老百姓從事養殖業的信心。(2)大力宣傳學校的畜牧獸醫專業。通過介紹學校培養出的畜牧獸醫專業優秀畢業生的典型事跡,和學校畜牧獸醫專業的名師、實驗實習設備、校內外實習基地,鼓勵廣大初中畢業生到本校學習畜牧獸醫專業。(3)介紹江蘇沿海發展戰略,鼓勵老百姓乘著這個東風,大力發展沿海特色養殖業及加工業。
3.2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加強教師的專業思想教育,提高教師的服務意識,使廣大教師懂得農村職業學校畜牧獸醫專業的任務就是為社會培養大批掌握養殖業、飼料工業、畜產品加工、畜產品營銷方面專業知識的中級、實用性專業技術人員。
3.3 提升專業教師的業務水平
(1)“送出去”,推進本校專業教師的繼續教育。學校可有計劃地派遣教師到對口高校深造,參加各高等院校或科研單位舉辦的“四新”培訓,也可定期安排教師到現代化養殖場或獸醫院、家畜(禽)研究所(站)去學習實踐,學習先進的畜禽飼養管理技術和疾病診療技術。(2)“請進來”,打破用人界限。聘請對口高校優秀畢業生和社會上畜牧獸醫界經驗豐富的專家名人到校執教,并請他們對青年老師進行傳、幫、帶,既解決了當前專業師資不足的問題,同時也為中等職業學校畜牧獸醫專業可持續發展打下雄厚的基礎。(3)培養“雙師型”教師。畜牧獸醫專業是動手能力很強的專業,在要求教師提高專業理論水平和專業技能水平的基礎上,對各專業教師的技能水平進行認定,主要是請勞動部門根據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對教師進行認定,將學校的專業教師都塑造成“雙師型”教師。(4)認定一體化教師。通過教師的培訓和學習,使專業教師能在某一個或幾個方面具有過硬的專業理論傳授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在這幾個方面成為一體化教師,比如養雞及雞病防治、養豬及豬病防治等等,為以后的一體化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3.4 人才培養方案的重新修訂
根據本地的實際和行業標準,重新認證和修訂畜牧獸醫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使得培養出的學生能很快地適應本專業實際工作。積極探索融專業知識、職業應崗技能和職業綜合能力培養為一體的課程改革方案,并及時聯系生產,按照畜禽生產實際情況調整教材內容。鹽城沿海有著廣泛的灘涂,大力發展灘涂養殖業、畜產品加工業有著廣闊的前景,所以,畜牧獸醫專業的教師應該在這方面深入研究,為當地農民的致富提供有力的保障。
3.5 實驗室和實訓基地建設
加強專業實驗室建設,讓學生在進行理論學習的同時能動腦、動手,使學的知識和技能更牢固。建立一個示范性的實訓基地是辦好畜牧獸醫專業的前提和必要條件。職業學校只有建立了經濟效益比較高的實訓基地,在當地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才能引導當地農民大力從事畜牧業,農民才能將子女送到職業學校的畜牧獸醫專業。加強與畜牧生產、服務企業單位聯系,在校外建設一批相對穩定的生產實習基地。學校實訓基地不能只滿足學生學習的要求,養殖業發展也很迅猛,外面大型、先進的養殖場很多,如果學校與這些養殖場建立了良好的協作關系,不但能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實訓場所,也能為學生的對口就業提供機會。
3.6 教材建設
在設定專業課程時應以行業為背景,突出行業的特點和職教的特色。本專業的學生今后就業方向一般以行業為準,如從事養豬業、養雞業等。為使學生今后能主動適應職業崗位要求,因此,可以將《畜禽生產》、《畜禽繁殖與改良》、《畜禽疫病防治》、《家畜傳染病》等幾門課程調整為《養豬與豬病防治》、《養雞與雞病防治》、《養牛與牛病防治》。這樣,課程設置與行業分類一致, 同時課程結構將畜牧和獸醫兩方面的內容結合起來,更實用,也更便于學生對知識的綜合掌握和利用。畢業生可以滿足行業要求,更好地為畜牧業的生產和發展服務。教學內容安排也要按職業生產崗位的綜合能力要求進行,崗位需要什么知識和技能就及時安排什么教學內容。教師要根據行業的發展動向,及時淘汰教材中陳舊的、脫離實際生產崗位需求的課程內容。也可以聯系當地實際生產特點,邀請行業專家和用人單位等參與編寫校內自編教材,大力推進本校教材的建設。
3.7 改革教學模式
3.7.1 建立模塊化教學和一體化教師相適應,專業課的教學實行模塊化教學,一段時間內只學習某一個模塊,由一位教師任教,同時還是這位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實習。3.7.2 彈性學分制同一年級的學生可不在同一時間畢業,根據個人的素質在規定年限內修完學業;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課程。學生可以根據所需選擇進修課程,打破專業界限,擴大知識面。3.7.3 “工學交替” 鼓勵家里有養殖項目的學生定期在家進行“打工”,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制訂個人的計劃,使所學知識及時地應用到實際中去,便于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在家中進行小型養殖實習,這樣可相應增加學生的經濟收入,解決部分學費及生活費用。
3.8 校企合作
鹽城當地已經有很多中型和大型養殖場,其中不少養殖場設備比較先進,機械化作業,符合科學養殖的理念,所以,學校應該和這些企業合作,既能為企業培養需要的人才,也能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為將來自己的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總之,農業職業學校只有大力宣傳國家的“三農”政策,改變人們的觀念,緊抓江蘇沿海發展戰略這個機遇,通過學校自身師資、課程、實驗實訓基地等方面的建設,創建自己的特色,樹立自己的品牌,引導當地養殖戶大力發展畜牧業,提高經濟收入,農民才會將自己的孩子送來學習畜牧獸醫專業的理論和技能,學校的畜牧獸醫專業才能越辦越興旺,才能更好地為地方經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