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養生態豬每斤賣60元
滁州農民闞緒良養的豬肉每斤賣到60元的高價,不僅不愁賣,不少豬剛出欄就被南京、上海等地的客戶提前預訂了。原來,他養殖的黑豬聽的是《高山流水》等高雅音樂,吃的是山上金銀花、野菊花、葛根等中草藥,住的是原生態的森林公園……
小資情調:
黑豬也愛聽音樂
走進闞緒良養豬的豬圈,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幾個排成一排的音響,“這些音響是用來給豬放音樂聽的,我家的豬比較有小資情調。”闞緒良開玩笑地告訴記者,其實音樂作用是利于豬的生長,黑豬的脾性暴躁,放點舒緩的音樂能舒緩情緒,利于黑豬進食。
記者走進豬圈時,對于陌生人的進入,豬圈里的小黑豬有的嗷嗷直叫,有的左右亂撞,亂成一團。就在此時,《梁祝》的音樂響起,豬圈里的黑豬像是被打了鎮靜劑一般,很快恢復了平靜。“主要聽一些舒緩的曲子,比如《高山流水》、《梁祝》以及云南的《葫蘆絲》等。”闞緒良說每天播放音樂的時間都比較固定,時間長了豬也就有了條件反射,知道什么時候該進食了,什么時候該睡覺了。
吃中草藥:
肉質有了“生態味”
傳統的養豬模式是圈養,遵循吃、睡、長的養殖經驗,但闞緒良養殖的豬卻是散養,讓豬去爬山、進山覓食鍛煉,養出了俗稱的“爬山豬”。
闞緒良告訴記者,每天早晨七八點鐘,豬圈里的幾百頭豬就被趕到了一片300多畝的森林放牧場內,“豬進山主要吃草、樹根等食物,山上有金銀花、野菊花、葛根等中草藥,豬自由采食,增加了豬肉的口感。”傍晚六點鐘,隨著敲打盛著食物木桶的聲音,在山上待了一天的黑豬陸陸續續返回豬圈,闞緒良說光靠山上的野草、樹根豬吃不飽,晚上回來還要用玉米、麩皮喂食。
據悉,闞緒良去年養了一百多頭“爬山豬”,以60元每斤的價格被搶購一空,今年他擴大規模,養殖了500多頭,去年年底才能陸續出欄的小黑豬,現在已經被滁州本地以及南京、上海的客戶訂購了70多頭,“現在離小豬長成還遠呢,銷路真的很好。”
嘗到甜頭后,他帶動周圍十幾戶村民一起養殖“爬山豬”,并成立了山里人養殖專業合作社,帶動周圍村民共同走上富裕之路。
本文地址:
http://www.lizu2010.com/industry/HTML/7398.html,如要轉載,請注明轉載自中國農業人才網
文章錄入:希望的田野 責任編輯:耕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