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寧河縣七里海鎮任鳳村的王鳳玲從天津農學院水產系畢業后,放棄了優越的工作,回到家鄉養殖河蟹。15年的摸索積累,從育苗、養殖到銷售,王鳳玲練就了一身科學養蟹的本領。日前,她投資興建的占地1320畝的七里海河蟹種業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不僅為樹立“七里海河蟹”品牌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想。
昨天早上,記者來到坐落在七里海鎮北移民村西側的七里海河蟹種業基地時,王鳳玲正在給首批客人挑河蟹。記者注意到,王鳳玲將分好類的河蟹裝進不同形狀的竹簍里。“個頭兒大的放在精致簍里,小一點兒的用小竹簍裝,我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以次充好,不斷樹立和推廣七里海河蟹的品牌。”王鳳玲說。
38歲的王鳳玲告訴記者,1996年大學畢業時,正趕上家鄉七里海水產養殖發展的好時期。她一回到家鄉就積極投身于水產技術服務,當起了七里海魚蝦蟹的“大夫”。后來,“下海”養起了河蟹。2006年,七里海河蟹被國家質監局認證為地理標志產品,王鳳玲意識到河蟹養殖業的轉機來了,便萌生了建立河蟹種業基地,培育本地蟹苗的念頭。
“建立種業基地談何容易,由于資金短缺,企業面臨困境,家人幾度勸我放棄,但我不可能放棄。”王鳳玲說。經過不懈努力,總投資8000萬元、占地1320畝的河蟹種業基地終于建成,該基地分為貯養交易、科普教育、示范養殖、良種擴繁四個功能區,年繁育優質蟹苗4.8億只、培育優質蟹種30萬公斤,帶動20萬畝河蟹養殖,從源頭保證了七里海河蟹的品種優勢。
“由于七里海獨特的濕地資源,造就了河蟹獨一無二的口感和品質。今后將通過科學研究,達到育苗、孵化、養殖一條龍,真正實現七里海河蟹土生土長,讓七里海河蟹真正成為人們心中的品牌。”王鳳玲自信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