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灌區秸稈飼料化應用現狀及存在問題

3 秸稈飼料化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在寧夏灌區秸稈飼料化已經取得了比較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但還未能達到科學合理利用的水平。首先是秸稈收割不及時,機械化程度不高,秸稈飼喂方式單一,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其次,秸稈飼料化新技術的研究不夠深入,成熟技術的推廣還需要進一步加大。秸稈處理以“三貯一化”技術為主,尤其是青貯技術普及程度高,而其他秸稈加工處理和飼喂技術僅僅在小范圍內使用。另外,秸稈飼料化利用以玉米秸稈為主,對其他農作物秸稈的利用還很低,而且秸稈飼料化利用還需向專業化和商品化方向發展。寧夏灌區是寧夏主要產糧區,在全區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清真牛羊肉產業和奶產業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主導產業,灌區奶牛存欄數占全區總數的90%以上,農作物秸稈飼料化利用狀況直接關系到以上主導產業的穩定發展。近幾年,隨著國家對秸稈資源開發利用力度的加大,能源化、工業化利用技術也在寧夏灌區逐步推廣。發酵床養豬技術對秸稈的利用、食用菌基料、部分稻草用于編制草簾或進入造紙廠、秸稈氣化技術以及免耕技術等對秸稈的飼料化利用已形成良性競爭,不僅促進了秸稈資源的利用,也促進了秸稈飼料化利用方面的深入研究,進而開發出新型秸稈飼料以及科學合理地秸稈飼喂技術。秸稈飼料利用常采用物理、化學和生物處理,以提高其能量轉化效率。因秸稈中的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含量較高,粗蛋白含量低,其中纖維素、半纖維素可在瘤胃纖維素酶和纖維二糖酶的作用下降解為單糖,酵解生成揮發性脂肪酸被吸收利用,木質素則很難被反芻動物降解利用。近年來,利用白腐真菌、阿魏酸酯酶、木聚糖酶進行秸稈微生物發酵正成為生物技術在農業飼料應用中的研究熱點。因此,在寧夏灌區秸稈飼料化應用方面,不僅要做好青貯、黃貯等成熟技術的推廣,還應開發新的技術,提高秸稈飼料的利用率。通過配備鍘草機等各種形式在農村農戶推廣秸稈飼料化技術,同時建立專門從事青黃貯加工與配送業務的飼料配送中心,采取市場化運作模式,解決中小規模養殖戶與秸稈飼料規模化生產矛盾的問題,讓更多散戶受益于秸稈養畜,也可采用與訂單種植戶統一簽訂合同,統一提供種子,統一機械收割,應用拉伸膜包裹青貯機械設備和新技術生產優質青貯飼料,從而有效解決散戶在秸稈收集與青黃貯建窖等方面的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