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轉基因在棉花領域研發應用的二十年

4.3.2抗蟲棉產業化對中國棉種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抗蟲棉在中國市場零售價為37.2元/kg,改變了非抗蟲棉種8.2元/kg的低價局面,為提升棉種質量,改進棉種生產和銷售方式提供了可能。由于棉種利潤的增加,催生了一批專業從事棉種或以棉種為主營業務育繁推一體化的公司。在抗蟲棉的品種選育方面也逐漸由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為主向育繁推一體化的種業公司和民營研究所轉變。使得抗蟲棉品種的選育更貼近市場的需求,加快了品種選育和推廣的步伐,使中國棉種行業走上了一條良性循環的道路。
隨著國產抗蟲棉研制技術的成熟,中國抗蟲棉優良的抗蟲性和突出的綜合性狀引起了世界上各產棉國的關注。中國先后與印度、澳大利亞和巴基斯坦簽訂了抗蟲棉的合作項目,目前,項目正在進行中。國產抗蟲棉已經走出國門,邁向世界,參與了國際競爭。
5中國轉基因棉花研究方向的展望
如上所述,隨著轉基因抗蟲棉的品種類型日漸豐富、允許安全應用的區域逐步放開,近年來,轉基因抗蟲棉的產業化有了長足的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但是,在研究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中國轉基因棉花的未來研究方向。
5.1運用多個抗蟲基因提高棉花的綜合抗蟲能力
抗蟲棉從開始應用到現在已經近20年的時間。長期種植轉基因單價、雙價抗蟲棉,雖有效防治了棉鈴蟲的發生,但由于農藥施用量大大減少,一些次要害蟲,如盲蝽象、蚜蟲等的危害日益突出,上升成為棉花主要害蟲;同時,抗蟲棉本身也存在生長發育后期抗蟲性下降、可能發生抗性棉鈴蟲等綜合問題,所以需要加大力度尋找新型有效的抗蟲基因資源,研發轉新型雙基因、多基因的抗蟲棉,以提高轉基因抗蟲棉的綜合抗蟲能力。
5.2培育自主產權的抗除草劑棉花
隨著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以及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全生育期利用除草劑防除雜草成為機械化植棉的重要需求。針對不同棉區的雜草種群類型和除草劑使用偏好,尤其針對高效、低毒、低殘留的除草劑類型,積極篩選新的有利用價值的抗除草劑基因,研發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抗除草劑棉花。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