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18_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亚洲精品免费在线看_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農業人才網 >> 行業資訊 >> 農業 >> 正文

淺談高素質復合型農業人才的培養

2012-4-8 農業人才網

 

三、加強教學改革與建設,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1.狠抓師資隊伍建設,提高課程整體水平

  學校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人才遴選和培養制度,師資的學歷層次不斷提高,職稱結構進一步優化。學校嚴把教師任課資格關,在《關于本科教學教師任課資格的規定》中對擔任本科教學的教師任課條件和主講教師資格作了具體規定。在落實教學任務時,優先安排高職稱高水平教師為本科生上課,對教授、副教授每年為本科生上課課時數作了明確規定,并作為年終考評和晉升專業技術職務的一項重要指標,確保教師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學工作中。

近三年,我校教授、副教授均為本科生上課。教授每年至少在校內為本科生作一次學術報告。近年來教師隊伍中共獲得省級及以上各種榮譽稱號達 120人次。其中,被評為全國模范教師 3人,全國師德標兵 3人;獲得國家級教學名師獎 1人,省級教學名師獎 6人;國家級教學團隊 2個,省級教學團隊 3個。

  學校按照“大基礎教育,寬口徑培養,按需要選課,主輔修結合,強能力訓練,重素質培養”總體教改思路,構建“大基礎教育+專業教育”課程體系。在課程建設上,1992年生物化學、公共體育等 16門課程申報獲準省級重點建設課程, 1999年啟動校級優質特色課程建設;2003年國家啟動精品課程建設后,學校加大課程建設力度,累計投入 225萬元用于各級課程建設。目前,我校有“動物營養學”、“飼料學”、“動物傳染病學”國家級精品課程 3門,省級精品課程 31門,校級精品課程 23門,校優質特色課程 91門。

2.深化實踐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1)優化資源配置,搭建新型實踐教學平臺。學校緊緊抓住教育部實施“質量工程”的契機,以“質量工程”為抓手,著力構建國家級、省級和校級三級實驗教學中心。近年來多種途徑投入資金 6 000多萬元用于實驗室建設和改造,組建校級實驗中心,積極組織申報省級和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先后有生物基礎課、動物類、資源環境與生態、森林資源類和作物科學實驗教學中心被評為四川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007年動物類實驗教學中心被批準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實現了四川省屬高校無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突破。 (2)實施實驗室開放制和本科生導師制,加強實驗教學改革。在學校構建的“一個基礎,兩個循環”實踐教學模式的基礎上,近年來,實施“三個增設(綜合性、設計性和研究性實驗)”和“三個納入”(將學生實習納入農業科研、科技推廣和社會實踐),實踐教學模式得到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實施實驗室開放制,建立和完善學生盡早進入實驗室的基本制度和運行機制;推行本科生導師制,鼓勵學生參加教師科研項目;獨立設置 39門實驗課,優化實驗項目,改革實驗教學方法;農科類專業綜合性、設計性和研究性實驗課占實驗課程總數比例≥ 80%。 (3)強化校內外實習基地建設,不斷提升基地育人功能。學校 2001年新建了 33.33公頃校內教學科研示范園區。園區內設有農學、資源環境、動物科學、林學、園林、園藝教學實習區和動物營養所試驗場、農業機械實習基地、畜禽廢水處理場。教學科研示范園區每年約接納 27個本科專業的教學實習,年均承擔實踐教學工作量超過 20萬生/時數。校內實踐基地還為學生自主創業無償提供實習場地,為學生今后的創業或就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學校積極探索與市場企業新的結合點,確保各專業實習具有充足的實踐基地。目前,我校共建立各類校外實習基地 134個,覆蓋學校所有本科專業。學校與地方共建的 3個農業高科技生態園區和 26個專家大院已成為學生新型實踐教學基地。

3.加強教育教學研究,不斷創新教育理念

  學校堅持教育教學改革,緊緊圍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建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等開展研究與實踐,教學改革取得成效。近三屆獲省級及以上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 41項,其中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9項、省級教學成果獎 32項。學校黨委書記、校長文心田教授主持的“構建大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研究與實踐”和“新世紀農林本科專業現代化建設的研究與實踐”分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1年)和二等獎( 2005年);林學園藝學院院長胡庭興教授主研的“森林資源類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研究與實踐”和副校長楊文鈺教授主研的“農學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分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5年)和二等獎( 2001年)。羅承德教授主持的“發展創新教改成果,建立全方位的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獲四川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5年)。這些成果提高了學校本科人才培養質量。 2004年至今學校教改研究立項達 115項,為持續推進本科教學改革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4.強化教學管理,建立健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隨著學校辦學規模的擴大和學分制的實施, 2003年學校制定教學運行分級管理辦法,各學院設立教學辦公室,實施校、院、系三級管理。建立起了學校對教學實行目標管理、學院對教學實行過程管理的新機制。各級職責明確,分工合作,為學分制實施建立了組織保障。同時,學校修訂原有管理文件,新增了《學分制實施細則》、《本科生導師制實施辦法》、《本科專業教學負責人責任制》、《本科生轉專業實施細則》、《輔修專業管理辦法》等管理文件;為確保教學質量,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全面教學質量管理的意見》、《普通本科專業教學運行評價方案》、《教學督導組職責》、《聽課制度》、《教學督查制度》、《學生評教工作暫行辦法》、《教學(管理)違規及事故處理暫行辦法》、《教師崗位職責考核評分標準》等系列文件和規定,為學分制實施提供了制度保障。學校加大教學管理力度,確保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在教學運行上,教務處結合學校的具體情況,研發了一套功能齊全、方便實用的學分制教學管理的軟件,建立了教務管理系統平臺,從選課、排課、考試、學籍管理、成績管理及重修選課等方面全部實現信息化、自動化。教務管理系統平臺的建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質量,為學分制實施提供了條件保障。


本文地址:http://www.lizu2010.com/industry/HTML/6932.html,如要轉載,請注明轉載自中國農業人才網

上一頁  [1] [2] 

文章錄入:希望的田野    責任編輯:耕農 
【字體: 】【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相關文章
中國農業人才網及旗下網站 版權所有 2003- ©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服務價格 | 付款方式 | 幫助中心 | 網站地圖

中國農業人才網及旗下網站為您提供畜牧人才種植人才農資人才食品人才等求職招聘服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登县| 邛崃市| 沁阳市| 铅山县| 兴海县| 兴城市| 安福县| 乃东县| 洛宁县| 故城县| 延川县| 小金县| 嘉定区| 名山县| 扎鲁特旗| 浑源县| 凌云县| 宝坻区| 太和县| 霍城县| 临朐县| 大邑县| 舞阳县| 宜兰市| 论坛| 安多县| 合阳县| 浑源县| 礼泉县| 临洮县| 格尔木市| 长武县| 海盐县| 仙游县| 红桥区| 洛阳市| 兴隆县| 永胜县| 新泰市| 壶关县| 射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