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肉類加工業
1、發展方向與重點
進一步調整生產結構,穩步發展豬肉、牛羊肉和禽肉加工。優化肉類食品結構,提高冷鮮肉比重,擴大小包裝分割肉的生產,加強肉、蛋制品的精深加工,實現“變大為小、變粗為精、變生為熟、變裸品為包裝品、變廢為寶、變害為利”,促進資源的綜合利用。加強對名優傳統肉類食品資源的挖掘,推動傳統肉類禽蛋食品的工業化生產,提高產品質量,培育一批在國際市場上具有明顯競爭優勢的民族特色品牌。支持區域性骨干肉類食品企業整合產業供應鏈,實現規模化,擴大市場占有率。
2、產業布局
結合大中城市屠宰企業的外移,利用原有屠宰廠的場地、設施,發展肉制品加工企業或物流企業。嚴格控制新增屠宰產能,原則上不再新建生豬、羊年屠宰量在 20萬頭以下、牛年屠宰量在 5萬頭以下、禽年屠宰量在 2000萬只以下的企業,限制年生產加工量 3000噸以下的西式肉制品加工企業。推動畜禽主產區集中發展大型屠宰和加工骨干企業,主銷區側重發展肉制品加工、分割配送中心,減少活畜(禽)跨區域調運。
依托優勢產區,重點建設華東、華北、西南和東北四大生豬屠宰加工基地;華北、東北兩大肉牛屠宰加工基地;河南、內蒙古及河北北部、西北和西南四大肉羊屠宰加工基地;中部和東部禽肉屠宰加工基地。
禽蛋加工業。在糧食主產省區建設雞蛋加工基地,在洞庭湖、鄱陽湖周邊省區建設水禽蛋加工基地,在西南等地建立無公害、綠色放養禽蛋生產加工基地。
3、發展目標
到2015年,肉類總產量達到 8500萬噸,肉類制品及副產品加工達到1500萬噸,占肉類總產量的比重達到 17%以上。全國手工和半機械化等落后生豬屠宰產能淘汰 50%,其中大中城市和發達地區力爭淘汰 80%左右。大中城市和大中型肉類屠宰加工企業全面推行 ISO9000和 ISO22000等管理體系。形成 10家 100億以上的大企業集團,肉類行業前 200強企業的生產和市場集中度達到 80%,培育出 2-3個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競爭力和影響力的肉類食品企業。
<<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頁 >>